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精益生產的起源和過程

2021-07-26 13:46
精極科技
關注

      一、精益理念的起源

      精益理念源自精益生產,是自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。豐田公司在不斷地探索新的生產模式的過程中發(fā)現,小批量生產比大批量生產成本更低,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,小批量生產不需要大批量生產那樣大量的庫存、設備和人員和在裝配前,只生產少量的零件,發(fā)現錯誤可以立即更正。

根據以上兩個原因,豐田公司得出結論,應該將產品的庫存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,這就是準時生產方式和零庫存的雛形,也就是精益理念的起源。

      二、精益生產方式的形成

      精益生產方式的形成過程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。

      1、大規(guī)模批量生產階段

      大規(guī)模批量生產階段主要是指20世紀初,從福特汽車公司創(chuàng)立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開始,這是實現工業(yè)化生產的里程碑。

      2、精益生產方式的形成與完善階段

      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,日本豐田公司開始多品種、小批量地生產汽車。隨著日本汽車制造商大規(guī)模在海外設廠,豐田高質量、低消耗的生產方式傳播到了美國。

      3、精益生產方式的系統(tǒng)化階段

      198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員開啟了“國際汽車計劃”研究項目,經過近10年的研究,提出并完善了精益生產的理論體系。

      4、精益生產方式的新發(fā)展階段

      20世紀末,許多大企業(yè)將精益生產方式與本企業(yè)實際情況相結合,建立起適合本企業(yè)的精益管理體系。至此,精益管理各種新理論、方法層出不窮,出現了百花齊放、.百家爭鳴的現象。
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    文章糾錯
    x
    *文字標題:
    *糾錯內容:
    聯系郵箱:
    *驗 證 碼:

   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